白点病在哪里治疗?
白点病又称小瓜虫病,是金鱼、锦鲤等水产动物常见的一种寄生虫病。由于该病春季发生频繁,患病率和病死率较高,且由这种病原体感染引起的病症表面症状十分相似,治疗较为困难,给观赏鱼的养殖造成很大的困扰。
小瓜虫在水生动物受侵害处繁殖,致使受侵害部位布满小白点,体表像披了一层白霜,粘液分泌增多,体表出现白点后,病鱼在水中有“倒栽葱”姿态、游动异常、呼吸困难、日渐消瘦,直至死亡。小瓜虫除了寄生在鱼的皮肤和鳃上,还能钻入臀鳍的基部和眼内,引起鳍的畸形和眼睛失明。该病治疗不及时,会引起病鱼的死亡。
该虫最适宜的生长、繁殖水温为20~25°C,而低于15°C或高于28°C则不发育。所以5~10月高温季节少见此病,流行于春季3~5月和秋季9~10月份。
该虫寄生在鱼体上,在鱼体上长大成熟后,从鱼体脱落,在水中经几小时发育后,变成具有感染力的幼虫,能主动游泳寻找新的宿主进行寄生,被寄生的金鱼因受刺激频繁的在水底、水面与池壁或食台擦蹭,致使虫体掉落,新的幼虫游动时遇到这种落在水中的虫体,即钻入其胞囊进行繁殖。胞囊发育1~2天,胞囊破裂,放出大量的幼虫继续寻找宿主,受此虫寄生的金鱼因分泌出大量粘液,其体表形成一层白袍,俗称白头白脑病或白点病、打粉病。白点病的发生,主要由饲养容器、饲液、池水及池中底质长期得不到有效消毒处理,孳生致病源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