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的白点病是怎么得的?
白点病是危害养殖鱼类比较严重的疾病之一,它具有发病速度快、死亡率高、治疗效果差等特征,使人们对该病非常头痛。为了做好该病的防治工作,必须对它的发生规律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下面就是笔者总结的一些关于水温、食性、水草及放养密度与该病发生关系的看法:
第一、关于水温与该病发生关系的问题。该病一般在水温25℃以下时就发生,但发生的速度比较缓慢,发病的症状也比较轻,到了25℃以上,该病发生的速度非常快,而且发病的症状也比较重。有的池塘在6月份还没有发现鱼体上有小白点,但在8月份就一发病就是满身白点。
第二、关于食性与该病发生关系的问题。在所有食性种类的鱼中,以草、麦穗、鲫等吃草鱼类最容易发生该病,鲤、青、武,凶猛鱼及一些杂鱼等发病较少,其表现为,吃草鱼发病的池塘,其他的鱼不发病或发病很少,而其他的鱼为主的池塘,吃草鱼发病很少。
第三、关于水草与该病发生关系的问题。没有水草的池塘该病发生早而且重,水草多的池塘该病发生晚而且症状轻。其原因为:在有水草的池塘,鱼有避光条件,而不被该病原(斜管虫)发现,不被感染(该病原是夜晚出来的),且水草有较好的净化水质和供氧的能里,使该病原得不到适宜其生长繁殖的环境。
第四、关于放养密度与该病的发生关系问题。放养密度大的池塘该病发生早而且重,放养密度小的池塘该病发生较晚而且症状比较轻。其原因为:放养密度大,水体的生物负载大,使该病的易感生物斜管虫、车轮虫等大量的生长繁殖,且放养密度大水质差,使鱼的免疫力下降,从而引发该病。根据以上所述,为了做好该病的预防工作,应该做好如下管理工作:
1、要尽早调节好水质和培好活水。
2、要尽可能的多打水草(可以打草或栽活的),一般亩放30-50公斤。
3、要尽早喂活饲料或豆浆。
4、要尽早分塘或卖出部分大规格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