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打全预防针后还会得细小吗?
狗狗打完疫苗后,确实能很大程度上避免一些疾病的侵袭,但并不能百分百保证狗狗就不会被感染上疾病。就拿细小病毒来说,打完预防针后,还可能得细小病毒。下面,我们就来简单说说这方面的问题。
通常,当我们从宠物医院或者宠物店处抱回来一只新生狗狗的时候,兽医会嘱咐我们定期带回去注射病毒的预苗,一般注射的疫苗为三联或者四联。三联主要预防狗瘟热、细小病毒、传染性肝炎这三种病毒性疾病;四联则是在三联的基础上再加预防狂犬病。然而,有的狗狗按照一定免疫程序注射病毒疫苗后,仍有部分狗狗感染上疾病,比如说细小病毒。为什么打了预防针还会得细小,这很可能和下面几个原因有关:
一、接种疫苗时间问题。
一些宠主从宠物店或者宠物医院抱回来一只新生小狗狗,当时小狗狗仅有1个月大,刚好几天之前做过第一次的免疫注射,当时考虑小狗狗还小,所以抱着方便看护的念头将小狗狗带回家。回家一周后便经常带出门,遇到下雨天,还带着小狗狗进水坑玩。结果,两个月之后,小狗狗出现高烧、拉稀粪、呕吐等,经检查确诊为细小病毒感染。
这和免疫时间有关系吗?答案是有的。实际上,我们平时所进行的注射免疫为抗原免疫,即通过给机体注射抗原物质,激活狗狗体内B淋巴细胞产生特异性的抗体,该抗体主要针对该抗原。比如我们给狗狗注射细小病毒疫苗,狗狗体内便会针对性的产生抗细小病毒的抗体。而通常在幼犬2个月之前,母源抗体依然比较充足,此时进行免疫注射,母源抗体便会迅速与疫苗即抗原中和,并不激活B淋巴细胞,因此,幼犬得不到有效的免疫保护。通常,母源抗体在出生后35天时便消耗90%以上,才真正可以考虑注射免疫。
二、免疫次数问题。
其实,我们平时在宠物医院所进行的免疫注射,往往需要进行三针或三针以上的注射。为什么呢?因为B淋巴细胞的增殖、成熟、产生抗体需要一定的时间,即机体在注射抗原物质之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产生有效的抗体,在这注射后的这段时间被称为免疫空白期,在此期间狗狗还是有被感染疾病的风险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明明打完预防针,狗狗还是得病了。然而,随着机体免疫系统的完善,抗体水平会逐渐升高。所以,一般注射疫苗都有一定的免疫程序,即多次注射,让抗体水平越来越完善,最后保证对疾病的最强性。
三、疾病本身的问题。
细小病毒的致死率比较高,然而,其传染性也是比较高的。除了上述母源抗体问题、多次免疫注射外,如果周围环境中存在大量的细小病毒,也是可能造成打完疫苗依然被感染的。
细小病毒主要经过消化道传播,被细小病毒感染的狗狗往往出现呕吐、血水拉稀、高烧等症状。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小狗狗在打完预防针前要尽可能减少出门,不要接触生人及其它的不认识的狗狗,以免被感染上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