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上弓形虫有什么症状?
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是由于弓形虫(toxoplasma)感染引起的动物疾病,也是人类普遍易感的一种寄生虫病。临床表现为发热、恶心、呕吐、腹泻和淋巴结肿,严重者可发生黄疸及肝功能损害,可继发肺炎、脑膜炎等严重感染。如果孕妇患病,不合理的用药可能会造成流产或胎儿畸形。目前对于该病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主要以支持和对症治疗为主。
1. 临床表现
1983年李爱德等首次报道我国上海地区输入性弓形虫病病例,其后各地均有病例报告。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人们接触生食的机会增多,导致食用生鱼片而诱发本病的风险增加。 弓形虫病一般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大多数患者起病较缓,病程一般为5~6周,少数病例可达2年以上。
① 急性期表现 约半数患者发病前可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发热、头痛、不适、全身关节肌肉疼痛、食欲差、恶心、呕吐和腹泻等。病程一般为7~14天,如不及时治疗,症状进行性加重,出现高热、抽搐、昏迷和循环系统功能衰竭;
② 慢性期表现 如果急性期没有得到控制,则转入慢性期。主要表现为长期低热,偶可伴有复发性脑炎的表现,如头晕、头痛、四肢麻木、对光敏感、复视和共济失调等。部分病人可有轻度肝脾肿大。
③ 特殊类型 (1) 隐性感染 多数见于机体抵抗力下降时,以无症状的隐性感染为多见。
(2) 显性感染 多发生在免疫状态低下者,常为急性起病,典型者在消化道中可发现大量细菌,数日内可致死。
(3) 先天性感染 在妊娠早期,由于胚胎器官尚未发育成熟,感染弓形虫后往往无临床症状,但可导致胎儿先天性缺陷。
④ 并发症 可引起肠梗阻、急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和腹膜炎等。
2.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史、典型的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判断。
3. 治疗 对本病尚无特效药,主要采取对症处理,加强营养和支持治疗。对反复发作的患者可采用免疫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