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形虫和球虫一样么?
弓形虫和球虫不一样。 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是由寄生在细胞内的原寄生虫—弓形虫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发生率和感染率最敏感的寄生虫疾病之一,也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肠道寄生虫病;而球虫病是寄生虫中的线虫纲异尖科动物异尖杆菌所引起的禽类寄生虫病,又称为鸟蛔目病或异尖病[1-2]。
两者虽然同属寄生虫,但所属的寄生虫学分类不同,并且引起的病变也有区别。 (一) 寄生虫学分类 根据寄生虫的生活史,可将其分为三类: 寄生虫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孢子等阶段的发育后才能感染别的生物,因此其生活史复杂,需要多样的宿主和环境。有些寄生虫只有幼虫期才能感染,如蛔目的蛔科与异尖科的许多寄生虫,而绦目的大多数寄生虫都必须有合适的节片,才能形成感染的幼虫——囊尾蚴。
根据寄生虫的形态,可分为线虫纲(Nematoda),异尖科(Heterocephalidea),绦虫纲(Cestoda),蛔目的寄生虫大多属于线虫纲,而异尖科则属于绦虫纲。
(二) 临床表现的不同 因为弓形虫的病原为寄生虫,而球虫为真菌,所以两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有很大的差异。对兔进行实验接种时,可发现弓形虫感染兔后,在胃肠道内出现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和溃疡灶形成,而在其他器官和组织内几乎找不到病原体;而球虫感染兔后在消化道内也出现炎症反应,但在胃肠道以外的器官和组织中可发现大量病原体,尤其是肠道和肝脏中最明显 [3] 。
对于未免疫过的兔,弓形虫感染往往呈慢性过程,临床症状不太明显,仅表现为生长缓慢,体重减轻,被毛粗糙,厌食,精神沉郁等症状,一旦急性发作,则可出现高热不退,呼吸急促,全身痉挛,昏迷而死。死亡后剖检可见消化道出血和胃肠道发炎现象,部分病例还可出现脑水肿,颅内高压的症状。 而球虫病则以急性肠炎和消化不良为主要症状。患病兔食欲减退甚至废绝,腹泻,粪便稀薄甚至水样,其中混有气泡和黏液,肛门周围常被粪便污染,身体逐渐消瘦,脱水,衰竭,病程一般不超过1 周。
三、检查和诊断 由于弓形虫和球虫的致病性和生物学特性不同,因此在检查上也有一定的差异。对于有可疑症状的兔,首先应进行相关的血清学检查以判断是否感染。而对疑似急性炎症的反应阶段,可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进行初筛,若结果呈阳性,则需要进一步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确认检测。对于亚临床型或慢性感染,可用ELISA法进行检测。
而对于已确诊为感染的动物,应根据其感染的类型及程度,选择相应的治疗药物。目前尚无针对弓形虫病的疫苗可供使用,而预防球虫病可在饲料中添加抗球虫药或以饮水方式给药,以达到预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