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生产后用打什么针?
先上图,证明不是骗子 接生的时候,母猫有撕咬主人的习惯,此时不要把手直接伸进产道!可以戴一次性手套,防止感染,也可以防止小猫被踩踏窒息。
如果母猫不主动舔舐小猫的身体,需要用沾了生理盐水的毛巾轻轻擦拭小猫的身体,擦掉胎脂,促进呼吸和进食。 注意小猫鼻子嘴巴是否张开,呼吸是否顺畅均匀。如果发现小猫口鼻有分泌物,可以用棉签轻轻卷起。
如果发现小猫呼吸急促、精神沉郁或者完全昏迷,应立即送医。 小猫吃奶的过程中,母猫会舔去嘴角的乳汁。如小猫长时间不会自主吸吮,需人工辅助喂哺。每次喂奶约30分钟左右,间隔2个小时一次。
晚上可以每隔4个小时喂奶一次,白天则每2个小时一次。每次奶量5~6毫升/公斤体重。前三天可多喂些糖盐水,减少便秘发生的机会。 喂完奶后,用手轻拍小猫背部,助其打嗝排气,预防吐奶。对于刚离乳的小猫,最好能养成每天按时喂食的习惯。
随着小猫的成长,可以逐渐添加辅食,但主要食物还是要以哺乳为主。一般断奶后的小猫已经能自行采食,只要保证充足的营养,小猫就能健康长大。
在宠物医院工作的你,是不是经常碰到猫友在询问“我的猫生产后是不是要打针呢?”,其实这个针主要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消炎针。是否要打消炎针,主要还需要考虑的母猫生产过程是否有出现难产的情况发生,如果出现难产经人工干预产出的猫咪,那么打消炎针的机会会大很多。
母猫在产后如果没有出现发烧、嗜睡、奶水异常减少、拒哺、呕吐等产后生病的现象,是可以选择不打消炎针的。而且目前临床证实,猫咪使用抗生素后,由于抗生素的对抗双歧杆菌等益生菌的作用,有可能造成产后母猫的乳汁变质,导致新生的幼猫拉稀,因此不是必须的话,可以考虑不用消炎药。如果必须要用的话,首选头孢类的抗生素,建议临床观察1周,若后续没有出现拉稀等肠道问题,可以选择肌注3天。不建议选用青霉素类、庆大霉素(易致后天性耳聋)和丁胺卡那霉素(肾毒性)等,同时也不可以使用氯霉素和磺胺类药水。
其实当母猫顺利生产完毕后,为了防止产后出血、促进产后子宫内膜的修复和子宫功能的尽快恢复,可以选择肌肉注射赖氨匹林1~2次。产后母猫的奶源主要是来自血液,因此可以给产后母猫注射生理盐水和葡萄糖,增加母猫血液中水分供应以及提供小猫生长发育所需能量的供应。同时可以皮下注射1毫升缩宫素,以促使剩余的胎盘排干净,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和防止产道上行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