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是几个月开始驱虫的?
首先需要知道的是,寄生虫一般分为体内寄生虫和体外寄生虫两种。 体内寄生虫主要存在于胃肠道中,以幼虫形态存在,需借助显微镜观察;而体外寄生虫多寄生于皮肤表面,肉眼可见。 了解不同寄生虫的适宜温度、湿度以及传播方式等,有助于我们更科学地预防寄生虫病的发生。 以蛔目异尖科为例进行说明,该科寄生虫属于体内寄生虫,主要包括螨虫(蠕形螨和疥螨)、蛔目异尖科蛔目的寄生虫。其中,蛔目的寄生虫又可分为蛔目异尖科、蛔目结肠炎科及蛔目蛔目科,3个科目下的寄生虫在适宜环境中均可发育成较大的成虫,并可在动物体表或胃肠道内存活下来。
一般来说,我们在选择驱虫药时,需要根据体内(线虫)或者体外(蚤、蜱类)寄生虫类型来选用相应药物。但是,由于目前市场上有许多广谱的驱虫药,因此当发现动物感染寄生虫后,可以根据寄生虫的种类及数量适当选用广谱驱虫药进行治疗。
对于体外的寄生虫,例如虱子、蜱、蚤类等,大多具有很强的人体接触史,所以在做好环境清洁工作、保持干燥的基础上,可以使用杀寄生虫类药物(如灭蚤定)给猫狗全身杀灭寄生虫,特别是有虫体痕迹的部位要多揉搓几下,让药液充分渗透至皮毛根部,以达到良好的杀虫效果。
而对于体表的寄生虫,例如跳蚤、虱子等,通常采用外用药制剂滴鼻或涂抹皮肤的方法驱除,常用的药物有阿苯达唑、伊维菌素以及阿洛酮醇等,这些药物具有杀灭寄生虫的作用。